新聞動態
彩葉草的組織培養
1植物名稱彩葉草( Coleus blumei )
2材料類別莖段( shoots)
3培養條件培養基:(1)MS;(2)1/4MS+6-BA 0.3mgL(單位下同);(3)1/4MS+NAA 0.05+6-BA 1.0;(4)1/4MS+NAA0.1+6BA2.0;(5)1/2MS+6BA1.0;(6)1/2MS+NAA0.05+6BA 2.0;(7)1/2MS+NAA0.1+6BA0.3;(8)MS+6BA2.0;(9)MS+NAA0.05+6BA0.3;(10)MS+NAA0.1+6BAL.0,上述培養基中加30gL蔗糖( sucrose)和0.6%的瓊脂粉(agar),pH5.8培養室內相對濕度為70%~80%,溫度為(28±2)℃光照12hd1,光照度為1000 lx。
4生長與分化情況
4.1無菌材料的獲得彩葉草種子經自來水清洗后,用70%酒精浸泡30s,再用0.1%HgC2消毒2min,無菌水沖洗4~5次后,均勻播種于培養基(1)上·培養10~12d,種子萌發后截取其上胚軸,再置入培養基(1)中,待彩葉草長到一定高度后,在無菌條件下剪下莖段,以備接種。
4.2叢生芽誘導和増殖培養將無菌幼苗莖段按上中、下3個部位截取,分別接種在培養基(2)~(10)上。培養28d后,在各培養基上,莖段下部形成的叢生芽最好,平均數量為3.67個,平均長4.5cm。在培養基(7)上,叢生芽形成的數量雖多,平均4.8個,但長度僅0.8cm。在培養基(9)上,形成的叢生芽數平均3.1個,長度2.5cm,但節間長在培養基(5)上,形成的叢生芽數平均4.3個,長度1.5cm,生長健壯。因此,彩葉草增殖培養的最佳處理組合是:選取下部莖段,采用培養基(5)
4.3生根接種后的4~10d,外植體在培養基(2)、(3)、(4)、(5)、(7)、(9)、(10)上均有根發生其中,在培養基(7)上4d開始生根,數量最多,28d時平均每個莖段產生的根長在1cm以上的有19條,生根率為100%。在培養基(2)(3)(4)(5)(9)(10)上,生根率也能達到100%,但數量和長度均不及在培養基(7)上的多和長。在培養基(6)、
(8)上生根較少或無。因此,生根培養最佳的是培養基(7)。
4.4試管苗移栽 將生根試管苗在溫室內煉苗5d后取出,用清水洗掉根上附著的瓊脂,用稀釋800倍多菌靈液浸泡2min后,移栽于盛有蛭石和草炭(11)的營養缽中,遮蔭保溫培養,5d后移去遮陽網,再過2d移去塑料薄膜,定期澆灌營養液噴灑殺菌劑,成活率達到95%以上。
5意義與進展彩葉草又名洋紫蘇,錦紫蘇,原產于爪哇印尼等地,為唇形科錦紫蘇屬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其葉色豐富多彩,常年似葉似花,質樸典雅彩葉草主要用于花壇擺設、室內盆栽觀賞,還可用作切葉花籃、花圈及其他插花材料,深受歡迎,用常規育苗方法,受到季節限制,速度慢,質量常常參差不齊,難以滿足市場需求。本文方法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彩葉草健壯苗,可及時滿足市場的需求。彩葉草的組織培養雖然已有所報遒口,但主要是采用對莖段或葉柄誘導產生愈傷組織后,再分化長成植株,需時5周·本文從其種子無菌苗的上胚軸誘導叢生芽,獲得大量組培苗,一個周期只需要3~4周的時間,周期短,速度較快。
- 上一篇:環境藝術在城市綠化方面的應用
- 下一篇:探究城市綠化園林藝術